2025年9月3日上午,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。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,上海晨兴公益基金会组织全体员工集体观看九三阅兵仪式直播,共同见证这一震撼人心的历史时刻。
基金会监事、党员代表刘平在观看后深受触动:“正义必胜!和平必胜!人民必胜!伴随着子弟兵响亮的回声,阅兵仪式在庄严氛围中拉开序幕!此时此刻,每一个中国人都难掩激动与自豪,爱国情怀澎湃涌动。回顾历史,中国共产党是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,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核心,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,为中国人民夺取战争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。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,而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,任何艰难险阻都挡不住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前进步伐。”
隔着屏幕,我依然能感受到天安门广场传来的震撼。那不是简单的脚步声,而是一个民族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回响。从抗战烽火到国际维和,从保家卫国到公益服务,变的是形式,不变的是那份守护家国、服务人民的初心。作为基金会工作者,我们更加坚定了前行的方向:发挥桥梁纽带作用,将个人的善念善行汇聚成服务国家发展的强大力量。无论是参与对口帮扶,还是促进乡村振兴,我们都要展现中国公益组织的专业与担当。
当看到整齐划一的方队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,当先进的武器装备依次亮相,我深刻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和国防力量的雄厚。这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,更是对未来的承诺。作为一名在公益行业就职的工作人员,我深知和平与稳定是一切发展的基础。阅兵仪式上所展现出的团结精神和强大力量,让我更加坚定了为公益事业奋斗的信念。在当前的时政背景下,我们面临着各种挑战和机遇。正如阅兵仪式中军队不断创新发展武器装备一样,公益行业也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模式,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。
守在屏幕前观看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,铁甲洪流滚滚向前,方阵步伐铿锵震地。恍惚间,八十年前卢沟桥的枪声穿透时空——那时的中国,没有战鹰划破长空,只有“华北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”;没有铁甲方阵,只有“母亲叫儿打东洋,妻子送郎上战场”的悲壮。当历史的车轮驶过八十个春秋,从开国大典“飞机不够飞两遍”的辛酸,到如今战鹰列阵的从容,这盛世图景里,藏着多少代人“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”的赤子丹心。阅兵场上,老兵激动的神情与解放军方阵挺直的脊梁,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接力。当历史的车轮驶向新时代,我们既是见证者更是传承人。不必刻意寻找宏大叙事,只需在社区食堂为老人多盛一勺热汤,在暴雨夜为受困群众递上一把雨伞,在旧书摊前为山区孩子挑几本课外书。这些微小而确定的温暖,不正是当年“万众一心”精神在新时代的延续吗?
九三阅兵不仅是一场军事展示,更是一次深刻的国民教育,增强了每个人的“获得感”和“安全感”。上海晨兴公益基金会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,不断弘扬抗战精神,传承红色基因,在公益道路上践行家国情怀,以温暖而坚定的力量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