剪纸:一纸一世界,非遗润童心
剪纸教室里,孩子们握着剪刀专注地在彩纸上游走,纸屑纷飞间,花鸟虫鱼、民族纹样逐渐清晰。课堂上,马老师耐心指导,孩子们专注投入。握起小剪刀,指尖灵动翻转,红纸在剪刀与指尖的配合下,渐渐呈现出栩栩如生的图案。当一张张平凡的红纸变成精美的作品,孩子们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。小组合作环节,大家相互交流、互帮互助,在提升剪纸技艺的同时,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。
经过一学期学习,学生们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。十二生肖、吉祥窗花、校园生活剪影等,每幅作品都饱含童真与创意。学校通过校园文化墙、班级展板等方式展示成果。
画画:七彩绘童真,想象无边界
画画课程内容丰富多样,涵盖了儿童画、水彩画、素描等多种形式。在儿童画课堂,学生们用五彩画笔描绘心中的童话世界,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造型充满童真童趣;水彩画课上,孩子们在水与颜料的交融中感受灵动之美,创作出生动的风景、可爱的动物等作品;素描课堂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,从简单的几何形体到复杂的静物组合,学生们逐步提升绘画功底。
在色彩调配环节,学生对色彩比例把握不准,老师握住学生的手,一起转动调色盘,“黄色多一点,蓝色再少一点,你看,这样就能调出清新的绿色啦。”在老师手把手教导下,学生逐渐掌握调色的诀窍,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。
彩泥:巧手捏万物,创意无极限
刺绣:银针穿经纬,指尖传乡愁
刺绣是哈尼族女性的传统技艺,在埃倮小学的刺绣课堂上,同学们跟着罗老师学习挑花、锁边、打籽绣等技法。在刺绣手工课后服务中,孩子们沉浸于传统手工艺的魅力世界。课堂上,罗老师耐心指导,从穿针引线、基础针法教学,到图案设计、色彩搭配,一步步引导孩子们将创意融入丝线间。孩子们专注地穿梭银针、缠绕彩线,绣出花朵、小动物等精美图案。通过刺绣,不仅提升了动手能力与审美素养,更在一针一线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,让非遗技艺在校园绽放新活力。
钻石画:细钻筑匠心,点滴成璀璨
钻石画课堂上,罗老师从点钻工具使用、画布分区定位、钻石色彩搭配等基础技能入手,通过“理论讲解+分步示范+个性化指导”的教学模式,带领学生完成创作。学生们手持点钻笔,依照图案编码,将一颗颗闪亮的钻石精准粘贴在画布上,从简单的卡通图案到复杂的风景画面,从色彩认知到细节处理,逐步提升动手能力与艺术感知力。课程还融入小组合作环节,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创作技巧,培养团队协作精神。目前,学生们已完成《童心向党》《师恩润桃李》等主题作品十余幅,部分优秀作品在校园文化室展出,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,更收获了家长“孩子更耐心、更自信”的积极反馈。
从课堂到展厅,从个人创作到集体合作,在上海晨兴公益基金会“向日葵”人才振兴计划的支持下,埃倮小学的手工特色教育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,更成为传承民族文化、厚植家国情怀的载体。每天下午的手工课,早已成为孩子们最期待的“魔法时间”,在这里,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成长印记,每一次创作都是对美好世界的深情告白。正如埃倮小学张校长在手工展示室里所说:“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手工制作中找到自信,让指尖的温度,成为童年最温暖的注脚。”


